“房价跌了 18%,看房的人多了三成,真正下单的没几个。” 河南周口一家中介门店里,店长指着电脑上的来访记录说。他身后的墙上,贴着某楼盘从 8000 元 /㎡降到 6500 元 /㎡的促销海报。同一时间,济南住建局的办事大厅里,不少市民拿着材料在咨询存量房转保障房的申请流程 —— 当地 150 亿元收购 200 万平方米存量房的政策出台后,每天来现场的人比平时多了两倍。
这两种场景,其实是当下楼市的真实写照。一边是三四线城市房子不好卖,另一边是热点城市保障房成了香饽饽。2025 年的房地产市场,就在这样的差异中慢慢变化着。
政策调整带来的市场变化
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2025 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只涨了 0.3%,涨幅比前几年明显收窄。这个数据一出来,很多人觉得楼市变冷了。但济南的情况有点不一样,当地把收购的存量房改成保障房后,不少项目刚推出就被申请一空。
有人会问,济南这套做法能在全国推广吗?从目前情况看,各地差异挺大。中国人民银行公布,到 2025 年 6 月已经放了 2.3 万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,可像周口这样的城市,郊区房价还是降得厉害。住建部的专家分析,每个地方的楼市情况不同,用一样的政策可能效果不一样,甚至会让地区之间的差距变大。
开发商的生存现状
“国家批了 6 万亿保交楼贷款” 的说法在网上传过一阵,后来被证实是谣言。但真实情况是,房企之间的差距确实在拉大。2025 年上半年,有更多的中小房企撑不下去了,亿翰智库的报告显示,这期间房企破产数量比去年同期多了 40%。而拿到保交楼贷款的企业里,排名前 100 的房企占了九成以上。
成都一位做了多年房地产的老板说,他们公司规模小,连申请保交楼贷款的资格都没有。而万科这样的大房企,用保交楼贷款把收购的烂尾楼改成保障房后,项目反而更赚钱了,利润率比原来高了 3 个百分点。这种强者越强、弱者越弱的情况,在现在的楼市里挺明显。
房贷政策调整的实际影响
北京的李女士最近在看房,她算过一笔账:现在首套房贷利率降到 3.05%,贷款 100 万的话,每个月能比之前少还 130 块。但她也发现,银行审批比以前严多了,光是收入证明就来回补了三次材料。
央广网做过一个调查,2025 年 5 月 LPR 下调后,全国房贷审批通过的比例比之前低了 15%。尤其是在一些三四线城市,有的银行干脆暂时不做二手房贷款了。这就导致一个情况:表面上买房成本降了,可实际上想拿到贷款变难了。
公积金贷款也有类似的情况。杭州的房产中介小王说,最近来问公积金贷款的人多了不少,毕竟利率降到 2.6% 挺吸引人。但他也遇到过开发商不乐意的情况,“有个新楼盘,明确说优先选全款的客户,用公积金贷款的得排到后面”。
房价的区域差异到底有多大
深圳住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5 年上半年当地新房价格指数比上一季度涨了 0.2%。而广西梧州的统计报告里,同期房价比去年跌了 15%。这两个数字放一起,就能看出不同地方房价的差别有多大。
北京的房产博主 “老周” 做过一个对比:他在东城区看的一套 100㎡的二手房,半年内挂牌价涨了 5 万;而在远郊区,同面积的房子挂牌价降了 12 万。北师大的一位教授分析说,现在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,受人口、资源等因素影响,已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走势。
租售并举模式的进展与问题
杭州今年推进的 “以旧换新” 政策,已经有 1.2 万户家庭参与了。简单说就是,把家里的老房子卖给政府指定的平台,再用优惠价买新房。这办法既帮着卖掉了老房子,也带了新房的销售。
但保障房建设也遇到了一些问题。有市民反映,某保障房小区宣传时说有智能化家居,交房时却换成了普通家电。当地住建局回应称,确实有少数项目没按标准来,但总体合格率在 92%,已经要求整改了。
吉林的 “好房子” 项目也有类似情况,原本宣称节能率能到 65%,后来被查出来部分墙体保温层厚度不够。这些问题说明,保障房不仅要数量够,质量把关也得跟上。
现在到底该不该买房?这成了很多人纠结的事。有人觉得深圳核心区房价稳,早点买踏实;也有人看着周口的降价盘,想再等等看。其实不管怎么选,有个变化越来越明显:房子不再是随便买都能赚钱的东西,得看地段、看需求、看自身情况。
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,与其猜房价涨还是跌,不如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房子住。如果是刚需,多对比几个楼盘,算好自己的预算;如果是想投资,就得好好掂量掂量风险了。
你身边的房价最近有变化吗?要是你现在有买房的打算,会考虑哪些因素?来评论区聊聊吧。
#民生聚光灯#
嘉汇优配-网上炒股-股票配资电话-网上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